灵武中文网 > 三国我当皇帝 > 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的职务

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的职务

灵武中文网 www.05zw.net,最快更新三国我当皇帝 !

    当初田丰返回邺县后。

    赵风、田丰、鲁肃,就一起商议过以后的规划。

    田丰老早就准备助赵风成就王霸之业。

    鲁肃在与赵风第一次见面时,就说过袁术不足以成大事。

    之后只是简单的试探了几句,就拜赵风为主,自然是认为赵风是可以成就大事的。

    所以几人心里都清楚,赵风以后会成就何等大业。

    而要成就大业,除了需要对外征伐,还需要对内梳理。

    所以才有了赵风入住王府之事。

    这就是或明或暗的告诉别人,赵风是有野心,但又能忍耐的。

    毕竟赵风虽然入住了王府,但名义上改成了州牧府。

    这样一来,对于那些没有拜主之人,就会形成潜移默化。

    只要他们没有主动反叛赵风。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就会习以为常。

    哪怕赵风以后真的称王,他们也会觉得很正常。

    因为这事早就有了暗示。

    另外,也能让有心之人,专门前来辅佐赵风。

    毕竟一但赵风成事,那么这些人通通都是从龙之臣,王侯之业,自然可期!

    最后,就是趁着赵风现在的地盘,还不是特别大。

    需要把军权重新梳理一遍。

    比如拜赵风为主之人,需要提升军职。

    要知道,目前的几个偏将,拜赵风为主的,也就张辽一人。

    如瞿泽、杨经、毛嘉等人,都是属于没有拜赵风为主的偏将。

    这样对于高级将领来说,显然对赵风不利。

    之前要提升他们的官职,或许还有难度,毕竟没有军功,赵风也不能胡乱提升。

    而有了冀州之战、河内郡之战,自然有足够的军功,用来提升众人。

    当然,在这之前。

    赵风需要扩充自己的亲卫,以对那些人形成威慑。

    以前赵风兵少,而且一般情况下,赵风也不会直接领兵作战。

    所以需要把士兵,都交给其他将领来统领。

    不然赵风就属于占着茅坑不拉屎。

    要知道,现在赵风的大军,如果算上各县县兵,总兵力差不多有三十余万。

    而除去这些县兵,赵风也有十余万征战的大军。

    然后赵风的亲卫,却只有四千五百人,确实太少了。

    赵风的这种情况,在所有诸侯当中,也是属于另类。

    当然,别看赵风现在拥有十余万征战大军,就有多么强大。

    其实,大部分的士兵,都是在镇守一方。

    比如张辽的一万大军,就是在兹氏镇守,以抵御南匈奴。

    比如周仓的一万两千余大军,就是在虑虒镇守,以防雁门郡的匈奴人。

    其中五千士兵,是之前的新兵,只暂时交给周仓的,赵风随时可以收回。

    另外,黄邵、张武、瞿泽、杨经、毛嘉等人,通通都是在某地镇守。

    也就是说,这些人,都是有任务在身的。

    而一但出现兵祸。

    比如瞿泽、杨经、毛嘉等人,中的一人或者几人,要反叛赵风。

    那么当他们率兵进攻赵风时。

    赵风就会非常危险了。

    毕竟赵风的亲卫,只有四千五百人,实在太少。

    而如果要调派其他大军回来救援,。

    一是,需要耗费不少时间。

    二是,调派大军回来,那么相应的,大军的原驻守地,就会出现空挡。

    这样很容易被敌人抓住机会。

    到了那时候,赵风可能就会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

    所以为了避免上述情况。

    田丰和鲁肃,建议赵风要扩充亲卫。

    只有这样,届时即便出现了反叛军,也只是给赵风造成一些麻烦而已。

    却不会出现内外交困的局面。

    但亲卫毕竟是亲卫。

    不可能招募两万新兵,直接就成为亲卫。

    亲卫自然需要是精兵中的精兵。

    别说十个里面挑一个,就是一百个里面挑一个,也不算过分。

    毕竟这些亲卫,是要以守护赵风安危为主的。

    如果都是些战五渣,那如何护卫赵风。

    赵风沉吟良久:“为了以后的稳定着想,确实最好把亲卫扩充到一万五千人。”

    “只是如果想要扩充到一万到一万五千的亲卫。”

    “就只能去其他各军挑选。”

    “二位以为,现在去挑选,合适吗?”

    鲁肃笑道:“提高亲卫部曲的粮饷待遇。”

    “让所有士兵,都以加入亲卫军为荣。”

    “这样一来,只要给各军一些亲卫的名额,各军自然会把亲卫挑选好,然后送到元氏来!”

    赵风听后,沉吟了起来。

    提高亲卫待遇,虽然会让所有士兵,都希望加入亲卫。

    但时间久了以后,亲卫军必然会被腐化成最渣的军团。

    如果按鲁肃说的去做,到了以后,亲卫军必然会成为权势子弟,进去镀金的场所。

    赵风比鲁肃田丰等人,多了五千年的见识。

    这样的情况,简直不要太多。

    但如果从短期来说,鲁肃的建议,又确实是见效最快的。

    只是赵风不想把军团去分个一、二、三等。

    这对长远来说,一点好处都没有,以后还需要花费大力气,去整改。

    而对军团的整改,那是最困难的。

    因为一个没处理好,可能就会引发兵祸。

    想到这里赵风突然开口道:“这样吧,我特赐亲卫军,以军号!”

    “二位以为如何?”

    赵风目前的各路大军,都没有一个军号。

    毕竟赵风的大军,成军时间不长,根本没有所谓的军魂。

    但各路大军,迟早会要有军号的。

    而现在可以先从亲卫做起。

    这样得到的效果,跟鲁肃提出的建议,性质差不多。

    要知道,现在所有士兵,都是普通士兵。

    但如果突然有一部士兵,自称某某军,效果自然不同。

    这样也会形成一种归属感。

    只是这样一来,一但某个将领威望过高,在这种归属感下,一反叛,就是一个军一起反叛了。

    不过,赵风突然发现,好像不管如何去做,总不会十全十美。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貌似自己还要弄一个专门负责思想工作的‘政委’出来。

    只是如果完全复制后世的军事做法,对于现在的军事变革,又太大了。

    一个没弄好,就会适得其反。

    毕竟,‘政委’的职权,可是相当大的。

    这对于其他领兵将领来说,他们会认为,赵风这是一种夺权、一种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