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朱国祥说出个名字。
朱铭顿感惊讶:“你怎么知道?”
朱国祥说:“当时的名臣,我只晓得有王安石、司马光和三苏父子。”
朱铭瞬间无语。
“这么说来,苏轼倒像是顽固派了。”
朱国祥说。
朱铭详细说道:“苏轼对于科举改革,也不是全都反对,他只是反对取消诗赋。
但这又属于改革重点,因为改革以前,诗赋在进士科的分量非常重。
一首诗,一篇赋,这两样写不好,考进士肯定要落榜。”
朱国祥表达自己的观点:“确实该取消诗赋,哪能靠文学作品选官?诗赋改成了啥?”
“申论。”
朱铭吐出个现代词汇。
“呃……好吧,非常合理。”
朱国祥做出最终评价。
苏轼,还反对试卷糊名,理由是可能选出道德败坏者。
朱铭随手拿起那本《孟子》,踱步走到书桌前,借助油灯的光亮翻看。
准确来说,这是一本《孟子章句》,由东汉经学家赵岐做注解。
朱铭只读过朱熹的《孟子集注》,上大学时囫囵翻了几章,就扔进抽屉里吃灰尘。
后来搞自媒体,为了做理学系列视频,他把《四书集注》都翻烂了。
古文水平倒是大有长进,可惜点击率低得愁人,而且掉粉非常严重,因为客观评价朱熹会被键盘侠拉黑。
此时此刻,阅读赵岐的《孟子章句》,朱铭自然而然想起《孟子集注》。
朱熹的种种批注,清晰浮现于脑海,跟赵岐的批注两相对照。
翻看几页,朱铭大概看明白了。
赵岐的批注一板一眼,下笔时特别守规矩。
而朱熹的批注则夹带私货,完美体现啥叫“六经注我”
,通篇都在用《孟子》阐述理学。
正要把书放回去,忽从书中掉出一张纸。
朱铭捡起来阅读,纸上抄写着王安石的《王霸论》。
末尾还有抄写者的读后感:朝闻道,夕死可矣!
王安石不仅是改革家,还是一位非常重要的理学家。
《三经新义》是改革派的思想武器,被王安石确立为科举唯一指定工具书。
司马光后来得势,也只敢把王安石的《字说》给禁了,依旧允许考生引用《三经新义》来答题。
无他,这三本书太厉害了!
甚至后来朱熹写《四书集注》,也是沿着《三经新义》的路子在走。
朱铭快速翻找完全书,发现书里夹着许多小抄。
除了王安石的文章,还有二程、张载、司马光、吕惠卿等人的作品,内容都是对《孟子》经义的阐述。
朱铭感慨道:“这本书的主人,看来是真心向学啊。”
古代资讯传播缓慢,书籍扩散也受地域限制。
赵晨宇只是个平常人,但他有透视眼,可以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有了这双眼睛,我可以在闹市任意剥光每一个女孩的衣服,可以看到石材里面的玉料,可以看到所有赌场的底牌,可以看到人体的隐疾,汽车的故障轮船的漏洞,甚至可以看到即将到来的地震。有了这双眼,赵晨宇抱得美人归,赢得黑白两道最高的荣耀,但也得罪了许多人,他可以看透一切,唯独看不透人心。...
从讥言讽刺到艰辛创业,为了二叔,为了更好的未来,李阳用自己的双手闯出一条致富之路。...
想他王翰音好不容易穿越过去,没想到一个金手指没拿到,尽当社畜了,谁知道死的时候老天才开眼给了他一个祖宗模拟器,从此他开启上帝视角,带领自家家族走向超级大家族。怎么着?想学画画?行!让你当大师!想当偶像?没问题,唱跳技能全给你点满!欺负我老实儿子?看我点高他的天赋吓吓你!我老王家,就得让你们瞧瞧什么叫做超级家族!展开收起...
林深穿越大唐贞观年间,并且还绑定了一款神级超市系统,从此便在长安城开起了超市。超市的第一个客人便是长乐公主,靠着系统的协助,林深在大唐很快便混的风生水起。长乐公主老板,你这口红我都要了,火柴就送我父皇吧。城阳公主我叫你一声好哥哥,可以送我几盒巧克力吗?李二朕封你一个楚王当当吧,你的食品救济了全天下的百姓,实在不行,朕的女儿你随便挑。林深我特么只想开个超市罢了,至于么你整这一出...
从一个普通大学生附身到彪悍的千万富翁。从见到那熟悉又陌生的青涩初恋脸红到纵横情场所向睥睨。很多人询问其成功的秘诀,对此他很认真的回答道财富来源于运气,她...
我是一个高三准考生,在迎考前一晚上救了一个男人,却因此被迫成为他的女人,甚至一度堕入风尘。为了生存,我变得无情,变得冷血,变得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直到那个男人出现,将我冰封的心一点点融化,如果不甘堕落,那就自我救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