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二人信步走进小巷,走了几步,看到有一家门口贴着一张红纸,上面写着“女学塾”
三个大字。
唐敖停下脚步说:“九公,你看这里既然有女学塾,那男子肯定也重视读书。
不知道这里的女子都读些什么书?”
这时,门里走出一位老态龙钟的老者,他打量了唐敖和多九公一番,见他们的穿着和面貌与本地人不同,知道是从外地来的,便拱手说道:“二位贵客想必是从邻邦到此,要是不嫌弃这里简陋,何不到里面喝杯茶?”
唐敖正想打听一下当地的风俗,听老者这么说,连忙拱手回应:“初次见面就来打扰,实在有些冒昧。”
于是拉着多九公一起走进屋内,三人再次相互行礼。
屋内有两个女学生,都十四五岁的样子,一个穿着红衫,一个穿着紫衫。
她们的脸虽然很黑,但眉毛弯弯如同朱红的新月,一双秀目盈盈含情,再配上如瀑的乌黑长发,樱桃小嘴,下面露出小巧的三寸金莲,倒也显得气质不俗。
两个女学生都走上前来行了一礼,然后回到座位。
唐敖和多九公还礼后,老者请他们坐下,女学生献上茶水。
彼此询问姓名,可这老者耳朵很聋,大家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姓名和来历大概说清楚。
原来老者姓卢,是本地有名的老秀才,为人忠厚老实,教书很有方法。
他听说唐敖和多九公都是读书人,又是从天朝来的,不禁恭敬地弯腰行礼说:“我一直听闻天朝是万国之首,是圣人所在的国度,那里的人品德高尚、学问渊博,无人能及。
我虽然一直心怀敬仰,却无缘当面请教。
今天有幸相遇,足以慰藉我一生的倾慕之情。
只是我见识浅薄,耳朵又聋,冒昧地请二位屈尊来到这简陋的家中,实在是招待不周,还请多多包涵。”
唐敖连忙说“不敢当”
,然后大声问道:“我听说贵地是文化昌盛的地方,老丈想必早就科举高中,如今退隐在家了吧?”
老者回答:“我们这里一向遵循天朝的科举制度,也通过诗赋选拔人才。
我从小就没学好,加上资质愚钝,虽然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无奈学问浅薄,到如今已经八十岁了,仍然只是个秀才。
这几年我已经没有了追求功名的心思,学业也荒废了。
年纪大了,身体衰弱,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没办法维持生计,只能教几个女学生读书,靠教书来维持生活。
我们家乡的考试,历来没有女子科举,但有个旧例,每隔十几年,国母就会举行观风盛典,凡是有文采的未婚女子,都可以参加考试,根据文章的优劣评定等级,有的赐予才女匾额,有的赐予官服荣耀其身,有的封赏她们的父母,有的荣耀她们的公婆,这是我们家乡的盛事。
所以,凡是有女儿的人家,到了四五岁的时候,无论贫富,都会把女儿送到私塾读书,为参加考试做准备。”
说着,老者指着穿紫衣的女子说:“这是我的女儿。
那个穿红衫的姓黎,是我的学生。
现在国母已经定好明年春天举行观风盛典。
之前我的女儿和我的学生参加学政考试,幸好都考中了三等的末尾名次,明年有望参加观风盛典,所以现在她们都在这里抓紧时间用功学习。
不瞒二位说,这就叫‘临时抱佛脚’,这也是我们读书人的通病,更何况她们是见识浅陋的年轻女子呢!”
接着,老者对两个女子说:“今天难得二位有学问的贵客到此,你们平时读书,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为什么不请教一下,增长增长见识,这不是很好吗?”
多九公说:“不知道二位才女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对于学问这方面,虽然不是十分精通,但对于眼前文章的含义,大概还略知一二。”
穿紫衣的女子听了,欠身说道:“我一直听说天朝是文化的发源地,人才辈出,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初遇时情动,再遇时心动,用尽手段诱你入网,余生便都是你。艾云溪一直以为自己要嫁的人是一个快六十的老头,直到某天那个邪魅冷血的男人出现。…...
...
天帝至尊是沉沦精心创作的,圣墟中文网实时更新天帝至尊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天帝至尊评论,并不代表圣墟中文网赞同或者支持天帝至尊读者的观点。...
落魄修仙家族子弟张余生,遭各大门派奚落嘲讽不屑你们说我张余生赢不了现实,我便掌控整个修仙界!你说我张家落魄无能,不配给七大门派提鞋,我就以张家斗转星移,将天下法术全都破尽!...
那笼罩在众生间的幽雾,背后是怎样的风起云涌,缘起缘灭,少年杨辰本是天都四大家族之一杨家的少主,却在一次蓄谋已久的阴谋中遭逢巨变,从此踏上了漫长的逃亡之旅且看身负至亲血仇的杨辰如何在这百舸争流的时代,剑荡穹宇,笑傲玄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