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泉州城的晨雾还未散尽,张悦已沿着青石板路踏入玄妙观。
飞檐下的铜铃在海风中轻响,惊起几只栖息在《道德经》石碑上的麻雀。
观主李明远身着素色道袍,正跪在三清殿内擦拭铜灯,手中抹布上的“反清复明”
暗纹,在晨光中若隐若现。
“将军此去东瀛,可见到传说中的七海之眼?”
李明远起身时,手中多了一盏刻着星图的青铜灯,灯油闪烁着七种颜色,正是张悦在海眼中见过的光色。
张悦凝视着灯中流转的光晕,想起沙滩上那行“归乡者,先破心中之劫”
的字迹:“道长早知我会来?”
“昨夜观星,天枢星芒分七岔,正是《洛书》中‘七政归位’之象。”
李明远引他到观后竹林,石桌上已摆好泉州特产的铁观音,“明末以来,汉奸之心为何能成主流?将军在东瀛见到的织田氏与德川氏,不正是靠红毛鬼的火器与粮食,收编了百姓的‘求生之心’?”
茶盏碰撞声中,张悦想起在东瀛都司看见的场景:葡萄牙传教士站在城墙上,向百姓抛洒面包,下面跪着的人群中,既有剃发的倭人,也有留着明式发髻的汉人。
“洪承畴降清时说‘君恩似海,臣节如山’,转头就为清军草拟《江南平贼檄》。”
他抿了口浓茶,苦涩在舌尖蔓延,“所谓汉奸之心,不过是强权下的软骨病,却被清廷当作收揽民心的钥匙。”
李明远突然指向东南海面:“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靠的是‘海上马车夫’的火器吗?不,是闽南百姓冒死运送的粮草。
但后来郑经西征,强行征发民夫,民心便转向施琅——汉奸的土壤,从来都是强权自己种下的。”
竹叶沙沙作响,张悦想起在意识空间见到的清军屠城画面。
多尔衮入北京后,一面为崇祯帝发丧收买人心,一面纵容八旗圈地激起民愤,这种恩威并施的手段,与织田氏用葡萄牙面包换取信仰如出一辙。
“清末李鸿章搞‘洋务运动’,表面学西洋技术,实则用‘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来维系权柄,说到底,还是靠汉奸买办之心支撑危楼。”
“将军可知,泉州曾有位海商叫黄程?”
李明远突然从袖中取出半幅残破的海图,上面用朱砂标着“七海之眼”
的位置,“他早年为郑芝龙掌管船队,后来却向清廷告密,导致郑成功的粮船在金门遇袭。
汉奸之心的主流,从来不是百姓之过,而是上位者在‘气节’与‘利益’间的选择。”
海风穿过竹林,带来港口的喧嚣。
张悦听见远处传来争吵声,正是从郑芝龙旧部的船队方向传来——那些船头挂着明郑旗号的船只,昨日还对他的船队冷眼相看,此刻却因分配粮草起了争执。
“分化汉奸,需懂‘玄牝之门’。”
李明远指尖划过海图上的“劫眼”
标记,“清军入关时,范文程劝多尔衮‘勿杀无辜’,却纵容吴三桂血洗四川,这是用‘汉官治汉民’的幌子,掩盖民族压迫的本质。
将军若想破局,便要让汉奸势力内部的‘真汉奸’与‘假归附者’自相残杀。”
张悦忽然想起旗舰上的何斌,那个既为清廷卖命又保留“复明”
印记的双面人。
“就像东瀛的丰臣氏与德川氏,表面联合抗敌,实则各怀鬼胎。”
他叩击石桌,惊飞几只停在灯上的流萤,“我军可扬言拥立朱明后裔,分化投靠清廷的汉将,同时拉拢郑经麾下不满施琅的旧部。”
李明远摇头,灯中七色彩光突然剧烈震荡:“此乃下策。
爷爷去世的时候,轰动全城...
本书曾名益在人间人间有仙,是一座山是一道菜是一句诗是一柄剑,也是一个瘦削的背影。人间便是仙,在高原在海岛,匿于现在,显于过去。顾益意在人间,顾益亦在人间。这是一个从外挂跑掉开始的故事,本书又名顾益被外挂抛弃漂流记。...
这是一片辽阔到连诸神都不知道的世界。大大小小的世界层层叠叠,是机遇,还是危机?领地,财富,名望,人才,军队是一切争霸世界的霸主们都渴望得到。天灾的脚步临近,恶魔的低语响起,地下城主们纷纷登上历史的舞台,天使高举手中燃烧火焰的大剑,战斗一触即发。诸神高坐天穹,笑看人间...
一个腹黑冷情的现代女汉子,穿越成爹不疼后娘害的软妹纸!遇上霸道冷酷武宣王,只手遮天权倾朝野,传闻说,他睡过的女人比吃过的饭都多,可是一夜贪欢之后,他竟对她痴缠不止,他说,女人,你姿势多技术好,本王很满意,赐你王妃之位以资勉励。…...
你看那是玉米吗?不是,那一粒粒的都是金珠子梨树上挂的梨子跟金元宝一样,原本无人问津的野山茶也变得万人哄抢贫穷的小山村成了一个金窝窝。...
某一天,韩墨可以得到王者荣耀里的英雄技能,他的生活开始发生巨变。扁鹊的医术,干将的铸剑术,甚至还有太乙的炼丹术…话说,这盘古和女娲身上会不会也得到些什么?好期待...